企业新闻

燕京啤酒频遭质疑,员工权益危机浮出水面

最近,燕京啤酒在ESG领域有了新的动作。

八月十日,燕京啤酒(000729.SZ)公司管理制度相关公告连续发布数十条,包括修订现有ESG工作、董事和高管管理、反欺诈、追究领导责任等条款,为公司管理漏洞做了多重补丁。

在一系列严格管理的背后,燕京啤酒面临着劳动仲裁、公积金欠款、高额分红、高管审核不到位等争议事件,将这家老牌啤酒巨头推向了ESG。关键时刻必须“补课”。

01、频繁的员工管理风险:

减少数千名员工,子公司欠缴员工公积金

员工权益保障作为ESG“社会维度”的核心,始终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在2024年的ESG报告中,燕京啤酒规划了“携手员工成长”、“关爱员工”等多种人力系统。但事实上,许多劳动纠纷案件暴露了燕京啤酒在这一领域的不足。

据《半岛都市报》报道,6月9日,济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邹城分中心在回应网友举报“燕京啤酒(山东无名)有限公司存在公积金欠款问题”时表示:“经核实,济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已制定《限期责令改正通知书》,对燕京啤酒(山东无名)有限公司未依法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不为员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的违法行为。”

天眼查APP显示,燕京啤酒系燕京啤酒(山东无名)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超过95%。

济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邹城分中心还指出,早在2022年10月,济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就对燕京啤酒(山东无名)有限公司作出了《行政处罚书》。

公开资料显示,燕京啤酒还涉及多起劳动争议。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024年,燕京啤酒员工工资同比增长17.51%,总员工人数减少1400多人。燕京啤酒是在“放血治疗”还是其他原因,不禁引起市场质疑。对此,业内有声音认为,燕京啤酒可能会引发更多的劳动争议。

02、企业治理存在的缺陷:

董事长高“出事”、商标权的争议

此外,稳定、合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收入和利润增长的重要保证。在这个维度上,燕京啤酒的实际表现屡见不鲜。

2020年10月,燕京啤酒原董事长赵晓东因涉嫌职务违法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直到2022年后,这个职位空缺了两年,新董事长才接手掌舵。

2024年2月,燕京啤酒因信披不足被北京证监局警告,涉及时任董事刘景伟和时任董事长徐月香。其中,刘景伟同时担任五家以上公司的董事长,但公司没有充分核实其工作情况,导致公告内容与事实不符,并被发出警告函。徐月香也被发出警告函,因为他没有履行核实职责,被认定为违法行为的主要责任人。

董事长高作为企业的核心决策者,其行为规范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上述事件直接暴露了公司在董事长高任职审计中的合规漏洞。

此外,虽然燕京啤酒的一些行动是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的,但对投资者来说却是一场隐藏的“危机”。2025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向大股东燕京集团支付商标使用费3011.7万元,不少投资者质疑其存在“利益转移”的可能性。

随着经营风险的上升,燕京啤酒仍然坚持大规模分红,削弱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根据2024年年报,燕京啤酒拟分配现金股利约5.36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50%以上。根据公开数据,燕京啤酒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约为10.43亿元,占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的152.42%。

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现在,更要关注长远的未来。

小结

除上述问题外,燕京啤酒在 ESG 环境维度的表现也有提升的空间。

啤酒行业是碳排放和水消耗的大企业,做好碳减排和水回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燕京啤酒2024 年度ESG报告,红星 ESG研究所发现,其绿色低碳数据披露不足,如未披露范围三的数据、废瓶回收利用未量化降碳效果等;对供应商的ESG赋能不足,没有有效的ESG监管和协同降碳措施;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

燕京啤酒已经迈出了从“合规披露”到“风险控制”的重要一步。在这种变化下,对于这家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啤酒巨头来说,希望燕京啤酒能够实现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ESG效果的动态平衡。如何真正将ESG战略嵌入到生产、管理和供应链的整个链条中,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回答的问题。

“‌转载声明‌:本文网络转载。本转载旨在分享和交流,如有侵权或不当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QQ:1417568”
联系方式

公司电话

400-888-888

热线电话

13713881890

工作时间

全天24小时

微信
线
1371388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