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化转型助力珠江啤酒业绩增长
珠江啤酒选择保持大本营,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啤酒市场带动业绩提升。
珠江啤酒今年上半年销售73.41万吨啤酒,同比增长5.10%;实现营收31.98亿元,同比增长7.09%;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51%。
尽管珠江啤酒收入和净利润在上半年都有所增长,但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其收入和净利润都有所下降。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69%。、36.52%。
从目前中国啤酒的竞争格局来看,珠江啤酒在夹缝中生存。五大啤酒公司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与中国啤酒行业上市公司规模相比,珠江啤酒在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与头部公司相差甚远。2025年上半年,百威亚太实现营收31.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4亿元)、华润啤酒(仅啤酒业务)231.61亿元、204.91亿元的青岛啤酒,85.58亿元的燕京啤酒,88.39亿元的重庆啤酒,31.98亿元的珠江啤酒。
珠江啤酒就像上场比赛的“最佳第六人”,不能动摇前五名的地位,但也有自己的亮点。
第一,珠江啤酒在高端化方面做得很好,也带动了毛利的提高。今年上半年,该公司高档产品实现营收约23.64亿元,同比增长15.86%,毛利增长57.74%。
可见,高端产品约占珠江啤酒总收入的74%,这一板块的毛利率提高对业绩增长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珠江啤酒大本营所在的华南市场,收入和毛利率都有所提高,助推业绩增长。上半年珠江啤酒在华南地区实现了约30.17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8.44%,占总收入的94.36%,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但其它地区的收入同比下降11.38%,仅为1.80亿元。
这种构成对珠江啤酒来说是喜忧参半。目前,啤酒行业正进入缩量竞争时期。2025年1-6月,中国啤酒企业累计产量达到1904.4万升,同比下降0.3%。
在这种背景下,珠江啤酒巩固了大本营地区的业务;令人担忧的是,它很难长期打开全国市场,营收规模有限,基本市场不够大。
拓展全国市场,也意味着要进入上述五大头部啤酒企业的传统优势地区,开拓渠道和品牌推广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半年报披露的毛利率也说明这家公司在华南卖啤酒更赚钱。珠江啤酒在华南市场的毛利率为53.03%,而其他地区的毛利率仅为32.06%,差距不小。
因此,珠江啤酒这份半年报显示出“退守华南”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珠江啤酒在华南市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正是在其它五大啤酒企业“失守华南”的情况下。
目前,国内所有啤酒上市公司都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财务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华南青岛啤酒销售收入为14.58亿元,同比下降0.4%;南区重庆啤酒收入24.7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7%;在华南地区,燕京啤酒收入达到18.3亿元,同比仅略有增长0.3%。
珠江啤酒凭借区位优势盈利。但目前的情况让五大啤酒企业不愿意,青岛啤酒明确表示将加强南方市场的资源配置。
重庆啤酒再次发布半年报,嘉士伯重啤拟以自有资金向佛山公司增资6亿元。2024年,该公司投资30亿元,扩大了嘉士伯中国佛山三水生产基地。基地投入使用后,华南供应时间缩短80%。
目前,通过建厂来提高华南地区的产能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选择。目前,百威、华润、青岛啤酒均布局在华南,市场以佛山为基地拓展。
广东气温高,餐饮文化发达,是啤酒企业的必争之地。上半年下滑后,上述啤酒公司来势汹汹,与珠江啤酒抢地盘,将继续考验珠江啤酒的产品和渠道能力。
假如遇到“围剿”,珠江啤酒能否从自己身上找到未来的发展路径?
从渠道上看,超市和电子商务是珠江啤酒的增长点。今年上半年,超市和电子商务渠道分别实现营收1.26亿元和0.32亿元,同比增长49.29%、47.72%,快速增长。另外,电子商务和超商渠道的毛利率也有所提高,分别达到49.52%。、51.38%。
相比之下,珠江啤酒在夜场渠道的收入大幅下降14.58%,夜场渠道的毛利率仅为39.52%,是所有渠道中最低的。
今年以来,即饮渠道啤酒销量下滑已成为行业共识。受政策、经济环境、生活方式变化等多重影响,晚上在餐厅和酒吧开酒的消费者减少,买酒回家喝酒的人数增加。
珠江啤酒的市场表现符合行业预期,这也意味着珠江啤酒应该着力发展毛利更高、收入增长更快的渠道,带动业绩的提升。
从产品来看,珠江啤酒高端产品的营收比例和毛利率已经达到一定水平,进一步增长空间有限。还需要解决其他两个档次产品的问题。
珠江啤酒中档产品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5.35亿元,同比下降17.47%,毛利率为31.7%。大众化产品实现营收约2.01亿元,同比增长7.50%,毛利率下降至24.05%。
攻克中档产品销售不畅、大众化产品毛利下滑的问题,将有助于珠江啤酒业绩的提升。
“转载声明:本文网络转载。本转载旨在分享和交流,如有侵权或不当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QQ:1417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