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啤酒提价背后的成本压力分析
即使是“西餐行业蜜雪冰城”萨莉亚也能买到的朝日啤酒,日前也有新的趋势。
笔者从业内了解到,近日,朝日啤酒向国内渠道经销商发布通知称,自昨日(9月25日)以来,面向经销商提供的两款进口啤酒(朝日超爽啤酒135ml*24罐,朝日超爽啤酒2L*6罐)价格上涨,每箱5元和20元。
数据显示,朝日啤酒之前已经在日本本土市场进行了多轮涨价。接下来,我们一起关注吧。
“压力更大”
笔者看到,根据朝日啤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以下简称“朝日啤酒广州”)9月10日发布的价格调整通知,朝日啤酒广州向合作伙伴和客户(即经销商)表示,决定从2025年9月25日起调整两款进口产品的供应价格。
根据通知,涉及价格调整的产品包括:朝日超爽啤酒135ml*24罐(输入),每箱单价提高5元;朝日超爽啤酒2L*6罐(输入),每箱单价提高20元。根据通知,9月24日前下单付款的订单仍将按原价执行,以尽可能减少价格调整对经销商的影响。
关于涨价的原因,上述通知解释称,“目前全球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各种成本持续上涨,给我们的运营带来了很大压力。”为此,通知称,为了保证能够持续提供高质量的进口朝日啤酒产品,保持稳定的服务水平,公司经过仔细研究,不得不做出难以调整进口产品价格的决定。
上述通知还强调,我们知道价格调整可能会给经销商带来一些不便,但这是希望实现更长远的发展。为了“帮助消化价格调整带来的影响,共同维护市场份额”,该通知还表示,公司将加大市场推广支持力度,如提供更多促销材料、举办联合促销活动等。
然而,这一波价格调整似乎还没有传递到终端。今天,当笔者询问朝日啤酒在线旗舰店的客服时,对方说:“这里的价格没有变化。”该客服还表示,日本进口的朝日啤酒只有两家在线旗舰店出售,这是上述通知中提到的135毫升和2L的规格。店内其他产品由位于深圳的朝日啤酒工厂生产。
各种成本持续上涨是朝日啤酒指出价格调整的主要原因。笔者注意到,朝日啤酒在日本市场多次提价,均提到与成本压力有关。
2023年12月,朝日啤酒宣布,自2024年4月1日起,由于麦芽、玉米等原材料、包装材料纸板、能源和运输成本的上涨,其17个品牌的68种商品价格将上涨,提价幅度为参考零售价的6%至62%。去年10月22日,朝日啤酒再次宣布涨价计划,也是由于成本压力,称自2025年4月1日起,包括朝日超爽啤酒在内的226种产品价格将上涨,包括发泡酒、第三类啤酒、罐装烧酒等。
实际上,由于成本压力而提高价格的不仅仅是朝日啤酒,而是近几年日本食品工业的普遍运作。
根据TeikokuDatabank对日本195家以食品公司为主的公司的调查,今年4月份有4225种食品价格上涨,这是2023年10月以后4000多种食品价格上涨了一年半左右。从具体类别来看,罐装啤酒、咖啡等“酒类和饮料”类别排名第二,共有1222种。
业内评论
所以,朝日啤酒这一价格调整,对国内啤酒市场会有什么影响?
笔者了解到,对于日本同行来说,进口产品的成本压力并不是朝日独有的,麒麟、三得利等同行也在承受。
今天,一位来自山东的葡萄酒经销商表示,参考几年前的案例,一个日本啤酒品牌在中国涨价后,其他日本品牌并没有立即跟进,而是为了减少核心客户的流失,每隔几个月就逐渐调整了价格。
“考虑到目前啤酒市场的消费复苏趋势仍然不稳定,日本竞争品牌不应该贸然提价,而应该采取观望态度。”经销商认为。但上述经销商预计,对于非日本进口品牌,不排除会有一定的分流机会,如进口百威啤酒、嘉士伯啤酒、教士啤酒、柏龙啤酒等。笔者注意到,在电商平台上,这些进口啤酒有的设有自营店,有的销售为经销商和代购商,330毫升/罐的价格区间从6-10元不等。
“他们的价格比朝日啤酒低。如果他们跟进涨价,很难保持性价比。还不如维持现在的价格,进一步获得份额。”上述经销商表示。同时,他认为“中小进口品牌不太可能提价。他们大多依靠餐饮渠道,涨价后终端配送率会下降。”
至于当地生产的啤酒,广州一家饮料饮料经销商表示,进口朝日超爽啤酒(135ml/罐)价格为8.12元,而国产啤酒(330ml/罐)的核心价格为4元-8元。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等品牌的主要产品在这个范围内,在价格和目标客户上有明显的差异。
上述经销商还表示,国产啤酒一般有固定的价格调整周期。比如1-3月是消费淡季,涨价对销量影响不大;9月底,也就是夏季旺季结束后,连接冬季火锅季等消费场景,也可能是补充价格调整的窗口。“但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面对消费者谨慎的消费情绪,这个时候涨价很容易让终端产生冲突,导致订单丢失。”他说。
谁在追捧?
回顾朝日啤酒的发展历程,它成立于1889年。一九八七年,朝日啤酒推出了“标志性产品”SuperDry“,口感清爽,很快就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千禧年,朝日啤酒跻身“日本国民啤酒”之列,成为日本消费者餐桌上的常客。
日前,笔者在日本大阪市场注意到,朝日啤酒可以在大街小巷的餐厅和便利店看到。在大阪核心商业区道顿,我们也可以看到朝日啤酒的广告正在循环播放。不仅是日本市场,朝日啤酒的版图也已经延伸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啤酒市场的日本代表品牌。
1994年,朝日啤酒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合资模式布局,在北京、烟台等地设立合资公司。1999年,它还与青岛啤酒建立了深圳合资公司,主要生产朝日旗下的代表性产品SuperDry等。,并利用青岛啤酒的本土销售渠道带动朝日啤酒的销售。
2017年,朝日啤酒清理了手中的青岛啤酒股份,向复星股份出售了约17.99%的青岛啤酒股份,其余约1.99%的股份转让给青岛啤酒股东青岛啤酒集团及其子公司。
时任朝日集团CEO泉谷直木当时表示,70%以上的中国啤酒市场被3-4家公司占据,市场增长开始放缓。朝日啤酒很难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所以决定撤回股份。在收缩中国市场的同时,朝日啤酒选择在欧洲市场发力,解决内部债务问题。
然而,到2023年,朝日啤酒再次将注意力转向了中国市场。朝日集团首席执行官胜木敦志表示,随着国际品牌和工艺啤酒的进入,中国高端市场大幅增长,SuperDry的最大销售额来自中国,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因此公司希望继续投资这个市场。他还表示,当他们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时,他们最终选择撤出,因为当时缺乏高端产品和朝日啤酒价格的竞争力。“但是现在,我们可以为中国市场制定正确的策略。”他说。
实际上,朝日啤酒在中国也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它以其酷炫的瓶身设计和清爽的口感,赢得了一批忠实的消费者。
“例如,对其所代表的文化感兴趣的消费群体,追赶潮流和个性化的年轻人,追求口味质量并热衷于下班后喝一杯的白领。在社交媒体上,中国消费者可以时不时地从日本托运整箱朝日啤酒回国。”上述广州经销商表示,拥有粉丝基础也是朝日啤酒选择回归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中国啤酒市场的产业集中度比较集中。
根据某第三方数据机构提供给作者的数据,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啤酒、燕京啤酒、嘉士伯啤酒在中国啤酒市场的总市场份额达到75%,而朝日啤酒的市场份额尚未进入前十。
“转载声明:本文网络转载。本转载旨在分享和交流,如有侵权或不当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QQ:1417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