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泉啤酒利润增长背后的隐忧
一盒啤酒从生产线运往福建各地,但省外市场份额却在悄然萎缩。利润的增长是真实的繁荣还是外观?这个区域啤酒品牌正陷入这样的神话。
10月19日晚,惠泉啤酒于2025年前三季度交出了一份看似抢眼的成绩单。报告期内,净利润同比增长23.70%。当收入下降2.59%时,公司实现了利润的显著增长。
这一业绩的背后,是公司依靠利息收入支撑利润、福建省外市场收缩、高端化进程缓慢的隐忧。
从表面上看,惠泉啤酒2025年前三季度的盈利数据令人鼓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到985.72万元,同比增长23.70%。
在利润增长的同时,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也从2024年前三季度的0.319元/股增长到0.394元/股,增长率也达到23.70%。
然而,收入与利润背道而驰。前三季度,惠泉啤酒营业收入为5.7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91亿元下降了2.59%。利润增长的驱动力不是来自独立业务的强劲表现,而是来自大幅降低成本。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为2545.18万元,同比下降17.52%。
事实上,惠泉啤酒的盈利基础相对尴尬。根据财务报告,公司利润的相当一部分来自利息收入,而不是啤酒销售的主要业务。
2024年,惠泉啤酒的存款利息和投资收益为3711.22万元,约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57.25%。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利润不是来自销售啤酒。
回顾历年的数据,这种依赖金融收入的模式长期存在。近五年来,利息收入和投资收入占惠泉啤酒归母净利润总额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从2019年到2024年,这一比例分别为87.96%、91.26%、75.67%、72.89%和57.25%。
然而,现金流充裕的惠泉短期贷款却在增加。2023年和2024年,惠泉啤酒短期贷款分别为2000万元和8200万元。这种既存款又借款的财务运作背后的逻辑令人费解。
惠泉啤酒的市场布局高度集中在福建省,这一问题在2025年尤为明显。
2025年前三季度,福建省销售收入为4.25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73.86%。福建省外销售收入仅为1.40亿元,同比下降13.77%。
截至2025年9月底,惠泉啤酒在福建省拥有409家经销商,在福建省外拥有380家经销商。报告期内,福建省经销商实际净减少,但省外经销商净增加19家。
省外经销商数量增加,但销售收入下降,这可能意味着公司对省外经销商的控制和渠道效率正在减弱。
惠泉啤酒在高端产品方面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中高档产品销售收入为4.03亿元,同比微增1.42%;普通产品销售收入为1.62亿元,同比下降13.33%。
从数据来看,中高端产品增长乏力,难以带动公司整体收入增长。与同行相比,惠泉啤酒的平均产品价格存在明显差距。2024年,重庆啤酒、青岛啤酒、珠江啤酒的平均销售价格约为4922.85元、4263.73元和3980.97元。惠泉啤酒的平均销售价格从未超过2800元。
巨大的价差反映了惠泉啤酒在品牌溢价和高端方面的困境。在啤酒行业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公司的高端过程明显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
惠泉啤酒的现金流状况也值得关注。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1.99亿元,同比下降7.87%。这说明公司主营业务的现金创造能力有所减弱。
同时,公司应收账款大幅增加。截至2025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21.03万元,较2024年底的69.11万元增长75.13%。应收账款的大幅增长可能会增加公司的收款风险,如果不能及时收回,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和正常运营。
惠泉啤酒的库存从2024年底的7046.24万元降至2025年9月30日的5958.79万元,降至15.43%。库存下降可能是公司优化库存管理的有效结果,但也可能反映市场需求的微妙变化。
惠泉啤酒董事长刘翔宇今年1月表示:“经过五年的努力,惠泉啤酒从根本上解决了生存问题。2025年,公司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然而,从2025年前三季度的表现来看,惠泉啤酒的“优质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在啤酒行业股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国家啤酒品牌不断侵蚀区域品牌的市场空间。惠泉啤酒能否真正突破增长瓶颈,仍需要市场检验。
“转载声明:本文网络转载。本转载旨在分享和交流,如有侵权或不当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QQ:1417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