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啤酒意外事件:赔偿风波揭露
11月11日,“我右手的小拇指当场被切断,血喷出四五十厘米远。”近日,广东省中山市消费者胡先生向中央广播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反映,他在当地一家便利店购买啤酒,手持啤酒外出时,意外受伤。事发后,右手小拇指动脉被切断,神经断裂,伤口缝了七八针。他还因手指受伤误工了一个月,并在近两个月内与相关厂家沟通了赔偿要求。在平台的介入下,胡先生最近与相关厂家达成了解决方案。
百威啤酒瓶爆裂,消费者受伤。索赔近两个月后,他们终于得到了赔偿
啤酒瓶爆裂后,胡先生的小拇指缝了七八针(中央广播网发布的受访者图片)
在商店里买啤酒还没出门,玻璃瓶突然爆裂
据胡先生介绍,事发时间为9月13日19时54分,位于中山市沙溪镇某便利店。
当时,他和朋友们买了四瓶百威旗下的哈尔滨冰纯玻璃瓶啤酒。“左手和右手各拿一瓶。在走出便利店之前,右手的瓶子突然爆炸了。”
胡先生说,啤酒瓶爆裂后,右手小拇指动脉被切断,神经被切断。随后的伤口治疗,缝了七八针。“现在右手小拇指的第一部分完全无意识了。医生说,恢复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但它不能回到以前的灵活性。”
胡先生说,便利店的监控记录了事件的过程。胡先生向记者展示的两段监控录像显示,事发当天,两名男子在便利店购买啤酒后外出。不久,便利店的服务人员突然惊呆了。不久,两名男子又回到了商店。其中,黑衣男子举起右手,手臂上全是血迹。店里的服务人员迅速拿出纸,擦了擦黑衣男子。由于监控角度的问题,啤酒瓶爆裂的场景没有被拍到。
与啤酒厂商沟通,后续没有实质性进展
胡先生说,他买的啤酒是百威(佛山)啤酒有限公司。事件发生后,他立即联系了制造商。
胡先生回忆说,大约两三天后,一名自称是“百威”工作人员的人添加了他的微信,询问了医疗费用和赔偿需求。医生告诉他,小拇指神经恢复周期长,费用无法估计。因此,当时他无法立即给出“百威”工作人员明确的解决方案金额。
胡先生说:“等我拆线再联系她。她说她在请病假,让我准备误工证明和医药文件,联系中山的业务(人员)。”。
11月5日,记者还联系了“百威”工作人员。她说,由于公司的规定,她不能直接接受采访,但她会将记者的要求反馈给公司的相关部门,并留下记者的联系方式。然而,在发布之前,记者并没有收到反馈。
根据胡先生提供给记者的微信聊天记录,工作人员曾表示:“请联系中山的业务(人员)。如不能处理,由业务主管处理,相关情况已转移给主管。”
胡先生还向便利店和中山“百威”啤酒销售人员报告了情况,并被告知“无权处理”。
11月5日,记者致电中山市当地“百威”啤酒销售业务人员。对方确认胡先生反映的情况属实,并表示已向主管汇报。随后,记者打电话给主管,对方说:“我们只负责销售,没有权力处理这件事。”
胡先生说,他还多次致电“百威”客服和上述工作人员,回复是“跟进”,但从来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
百威啤酒瓶爆裂,消费者受伤。索赔近两个月后,他们终于得到了赔偿
涉案啤酒瓶(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监管部门称正“协商处理”误工费未达成协议
胡先生说,他从事广告安装工作,受伤后一个月不能正常工作。“误工费、医疗费、生活费都是自己承担的,9月和10月公司只按实际出勤天数结算工资。”
根据胡先生提供的中山市中医院门诊病历,9月13日,他因啤酒瓶破裂造成右小指开放性损伤;9月26日复诊时,医院出具了建议休息15天的病假证明。
胡先生计算了一下,他目前花了700多元的医疗费用,拆线后没有感染,但神经损伤恢复缓慢。他向记者提供了工作单位出具的误工证明,证明事发后一个月未上班,单位在请假期间停止支付工资,并加盖公司公章。
事件发生后,胡先生通过“12345”平台向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情况。
胡先生提供的佛山市三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12345”工单回复说:“经调解,公司负责人同意赔偿公民医疗费用,公民在协商前需要提供误工证明。”但胡先生说,此后,“百威”并没有主动联系他进行谈判。
11月6日,记者向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情况。工作人员表示,胡先生于9月25日通过“12345”热线投诉,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已介入调解。当时,胡先生与商家基本就“医疗费用赔偿”达成协议,但在误工费用方面,商家只同意赔偿15天,而胡先生的要求是一个月的误工损失。由于胡先生当时没有提供误工证明,双方未能就误工费达成协议。
对此,胡先生告诉记者,在第一次投诉后,10月16日,他接到西南街工作人员的电话,称“百威”愿意处理此事,并提出支付4000元的意向。但胡先生认为,当时手还没有恢复,医生无法判断后续是否还需要治疗费用。结合他早期支出的实际医疗费用,他认为赔偿金额与他的伤势和失业时间不匹配。
据佛山市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10月27日,“12345”平台再次受理胡先生的投诉。在受理过程中,胡先生补充提供了误工证明。目前,工单已由西南街道受理,案件仍在办理过程中,办理时间为20个工作日。
记者关注后,对接加快,双方达成损害赔偿一次性协议
11月10日,胡先生告诉记者,在记者于11月5日接受采访后,“百威”在接下来的两天内主动与记者取得联系。11月8日上午,他被邀请到中山一家经销商办公室,采访当地“百威”啤酒销售业务主管,签署赔偿协议,领取6000元赔偿,“整个过程只用了5分钟”。
胡先生回忆说,对方当场向他展示了协议文本,并表示“可以按流程签字”。根据胡先生向记者展示的《破瓶损害赔偿一次性协议》草案,协议规定企业向胡先生支付6000元作为赔偿,本质为“人道主义”,以涵盖事件发生的相关费用。该协议还表明,该补偿不构成或不能被视为事件中的任何过错、疏忽或责任。
该协议还将补偿定义为“一次性解决方案”。胡先生在协议中承诺,所收取的补偿涵盖了所有可能的索赔、要求以及受伤造成的经济损失、医疗费用、护理费用和其他后续后果(无论是发生还是可能发生)。签署协议后,胡先生不再对此事件提出额外主张。
胡先生说,签署协议的现场并没有向他提供合同照片或纸质备份。
目前,胡先生右手拇指的第一节仍然没有明显的意识。“当我努力工作时,我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现在做一些需要努力工作仍然会受到影响,我只能慢慢恢复。”胡先生说。
“转载声明:本文网络转载。本转载旨在分享和交流,如有侵权或不当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QQ:1417568”